回忆在盐师的大学时光

上周去盐城参加大学同学婚礼,时隔5年,再次回到母校。2012年我回去过一次,那时刚出校门两年,上海的一切都感觉新鲜,一个人回去,没人作伴,在校园里转了一圈,没感觉离毕业有多遥远。

关于大学的回忆

转眼间,我们都已经是30岁的人,算算离我们大一进校园那会儿,已经11年过去了,打车到盐师门口的那一瞬间,那感觉像极了2006年家人带我去学校报到的场景,对面街道上的网吧、面馆、校门口附近的眼镜店、打印店、工行的ATM机……初入校门的那种感觉一幕幕映入眼帘。

我们在校园里走走逛逛,回忆着读书那时的一切,大家有说有笑,一件件囧事不断从大伙的回忆里蹦出来,有些记得很清楚,有些已经完全没印象,很多情景历历在目。老校区没多大变化,因为地处市中心,能够用于扩建的土地面积有限,我们大一那会儿就在市郊建了新校区,现在大部分院系都搬过去了,留在老校区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少了将近一半,冷清很多。

来一张盐师的近照。

yctc college

尴尬的高考分数

2006年高考,我的分数并不理想,领成绩单前预估分数,我预计有560分左右,结果只有519分,仅仅过二本线几分,很尴尬的成绩,我填的省会学校全部掉档,“阳光招生”计划把我调剂到了盐城师范学院。

理综考得最糟糕

我记得很清楚,数学分我估得很准,预计118实际得了116分;英语预计118,结果只有108;语文估105分,实际95左右,因为有作文和主观题,语文分数并不好估;反正语数外三门总分实际结果和我预估的差不多。理综完完全全考砸了,物理没考好,生物得分低得超出我的想象,好像没超过30分,要知道理综三门每门满分都是100分。当时我挺不服气的,很怀疑是不是“生物试卷改分改错了”或者“统计错误”之类的情况发生,但怀疑也没办法,最终只能接受519分这个现实,去了盐城师范学院,读了师范类的计算机专业。

意向中的专业是?幸好没有上

知道当初我想填报的第一专业是什么吗?说出来现在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,当时填的第一专业是市场营销,后面几个想填的专业好像都跟商科有关,反正压根就没想过学计算机。现在回头来看,庆幸当年没有学那什么市场营销,学那个搞不好现在会混得更糟,为什么这么说,原因后面会讲。

沉迷网游

学校不是我选的,专业也不是自己喜欢的,可想而知,我在大学过得有多郁闷了。大学第一年,我们开C语言课,一堂理论,一堂上机实操,在Turbo C编译器里面敲C语言代码,学了没多久就讨厌C语言,感觉无聊、枯燥、不知道学这玩意儿能干嘛。很快在校门口的网吧找到归宿,办了张会员卡,从此便是那儿的常客,那时流行一句话“男生的电脑是游戏机,女生的电脑是DVD”,大一厌学情绪产生后,我就沉迷网游了,那时玩得最多的一款游戏叫《水浒Q传》,Q版卡通人物、2.5D、RPG角色扮演。每次一戴上耳机,战斗一开打,我就沉迷到自己的游戏世界里面,幻想自己是一个骑着马的侠客,仗剑走天涯。课堂上,教我们C语言的院长在黑板前写写画画、讲得唾沫横分,我坐在下面脑子里想的全是如何打怪升级,结果可想而知,期末考试挂两科,一门C语言、一门计算机导论,都是必修专业课。年轻的班主任老师很有责任心,果断在学期末打电话到我家,对我进行批评教育。过年亲戚们串门做客,我叔叔跟我说“你这个老师还挺负责,不是我听说一般大学老师都不管学生成绩的么……”。第二学期奋发图强,补考轻松过关,高等数学破天荒考了95分,拿了一次三等奖学金,300块,很快这钱就被我冲进网吧会员卡。

二本大学的学生普遍缺乏方向感和目标

大二后课程内容明显增多,课程难度也逐步加大。我们是师范类计算机,培养方向是回去当计算机老师,但不知道教学大纲是怎么制订的,学的内容多而且杂。

专业课几乎覆盖计算机各个方向,组成原理、操作系统、程序设计原理、编译原理、数据库、算法与数据结构、网络原理、信息论……

计算机需要数学基础,于是我们上高等数学、离散数学、线性代数……

要当老师呢,教育心理学我们也开……

电路基础得懂一点吧,我们学物理电路、逻辑电路,去物理楼做与非门实验……

不知道咋回事,大一到大三,英语一直都在上……

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,没有具体目标,学校安排什么课就去上什么,考试能过关就行。虽然对软件一点兴趣都没有,但不知道是教网络原理的老师课讲得有意思,还是网络原理比较好学,我对OSI 7层架构、TCP/IP协议、收发数据包的滑动窗口协议、路由器、交换机配置等等这些网络工程的内容兴趣十足,去旁听网络工程专业的Linux课,先后考过《网络管理员》和《网络工程师》两个证书,分数还都挺高,让网络专业的同学刮目相看,如果不是大四我们去常熟参加了IBM-ETP培训,可能毕业后就走网络工程这条路了。

对编程重要性的认识

很多年后,我才意识到,真想把网络原理学好,其实也还是需要懂编程的。TCP/IP协议或者什么路由协议你再熟悉、或者对路由器配置组网再熟练,它们也需要通过程序去实现游戏规则,需要通过程序去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。

这次同学结婚,我和他们感慨,小强(一毕业进阿里巴巴,干了4年后拿到公司股票,我们宿舍的人生赢家)读大学那会儿(10年前)就开始看《人月神话》和Ajax方面的东西,我是到2016年才开始读《软件随想录》《简约之美》这类讲软件设计的书,今年才看Ajax具体的实现方式,相比之下,这差距就拉开很远。

一些认识和思考

毕业工作这么些年后,随着认知的提升,阅历的丰富,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。比方说,几乎每一个考二本的人都会认为自己当年高考没考好,然后会心高气傲,做事眼高手低,认为自己很了不得,其实大多数不过如此,哈哈,这典型说的就是我自己。

认命:自己就只有考二本大学的能力

得承认确实有高考发挥失常的情况,但毕竟是少数,绝大多数人(包括我自己)其实也就只具备考二本的实力。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会高估自己的实力,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都有很主观的成分,随着年龄增长、阅历丰富、认知健全起来后,逐渐趋于客观理性地认识自己,古人说的“四十不惑,五十知天命”可能也含有这层意思在里面吧。

名校比非名校强在哪些地方?

第二点想明白了名校学生比非名校学生强在什么地方。人群中智商成正太分布排列,这大家都知道。顶尖名校(中科大少年班、清北复交等)招收的学生可能智商确实比普通人高一些,但天才毕竟是少数,绝大多数名校生智商和我们其实差不多,那为什么他们比我们强呢(普遍来说)?我觉得大概有这几点。

1、学习方法对路,理解能力强,他们在这两块做得比我们好。比如很多年后,我才知道考试过程中,不应该追求做完题后,用多余时间把答案检查一遍;而应该追求一次性把题做对,做完后不检查,因为检查多半没用,你的思维方式是固定的,即使有错,你多半也检查不出来。这是吴军在《硅谷来信》里面讲的一点应试法则。

2、名校师资力量强,尖子生加名师,产生正反馈,形成”强者更强”的马太效应。

3、心智成熟,这表现在很多方面,比如当年我拉同学去听安利的营销课,他听一次就觉得不靠谱,理由是“一个容易赚钱的生意,别人是不会拿出来跟陌生人分享的”,好多年后我才明白这个道理。

4、目标明确,方向感强,很早或者较早地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其实第四点可以归结进第三点。

幸好学的是软件编程

没有考上好大学,但庆幸的是无意中选对了好专业,并且计算机这门专业非常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,你需要大量时间思考和编码,才能达成目标,不像“市场营销”这类专业,很多人在学校混4年都能够毕业,学不到多少实质性的东西。

有一句玩笑话说“未来社会不懂编程的人就如同《哈利波特》世界里不会魔法的麻瓜”,这话虽有些绝对,但说得很形象。其实技术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最大最深远的,我选对了好专业,很长时间里面却一直没有拿它当回事,在今年大量阅读技术博客和行业大拿们的文章后,在大学里面没有好好学编程,有时感觉很遗憾,但没办法,那个时候认识不到这么多。

现在想把代码写好,欠缺的那些东西只能一点点地补了……

编程这份职业错选了COBOL这门语言…

走上编程这条路,还有一点遗憾的是选错了语言。大四那年,我们参加江苏省教育厅联合IBM等机构举办的第一届IBM-ETP培训,学了COBOL和日语,走进了主机编程这条路,工作7年之后才发现COBOL这门语言有其极大的局限性,而且完全落后于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,蓦然步入三十而立的年头,突然发现自己掌握的是一门日趋衰退的技能,以后可能会面临艰难转型的处境,有时候会焦虑,一声叹息,但又能怎么办呢?

只能重新选择一条赛道,栉风沐雨,砥砺前行。

大西洋暖流 wechat
欢迎订阅大西洋暖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