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和躺平

(Photo by White.Rainforest ∙ 易雨白林. on Unsplash)

很想选择”躺平”,但是没办法, 有两个娃要养,还是得努力工作。有时候真怀念刚毕业那会儿,随时敢给自己来一场“说走就走”的旅行,现在年岁渐长,已经不复存在那样的勇气。

现在的想法是混到40岁时,可以不再为别人打工。我将其视为人生中的一个小目标,今年我33岁,还有7年时间可以努力。

软件行业非常大,我们这个行业,不论其它,只要水平高,一定可以拿高薪。遗憾的是,过往这10年的职场之路,我没有做到高水平。甚至我知道自己在行业内的技术层次都做不到前10%,这是一个粗略并不准确的数字,不过已经足够表明我的意思。

为了实现这个小目标,这个月我换了一份新工作,没有面试,和老板打电话聊了两次,彼此感觉都还不错,我就直接过来上班了。上一家公司待了不到一年,不想继续干的原因主要有两点:

  1. 无休止的加班和不对等的补偿

  2. COBOL语言实在没劲

第一点涉及到企业文化问题,如果我还年轻,可能不会计较那么多,但作为混迹职场10年的“老人”,我知道付出的同时,有时候还是要顾及自己的感受。劳动市场上中小公司居多,这些民营企业的老板,都会精打细算得很,动员大会上都会说“员工是公司的财富”,财务核算时把每个人都视为劳动成本,口号啥的听听就行,千万不要当真。

你在公司上班,把工作任务做好了,对得起公司给你开的薪水,大家就谁也不欠谁,偶尔加加班也能够理解,公司支那么大的摊子也是不容易,但看不到头的加班,尤其是那种不对等的加班,还是就算了吧。我们当时有个项目,周六固定加一天班,平时一二四晚上固定加班到9点,员工N多个月累计下来的加班工时,公司发放一笔少得可怜的加班津贴,就给你一笔勾销,你觉得这公平吗。

即便你意识到了不公平,你也无处说理,也没人可说理,于是就被憋成了王小波小说里写的“沉默的大多数”,你不发声,老板们就继续把你当工具使唤。中国社会自古就有“把人当工具”使用的传统,我们形成不了工会制度、工会文化,员工跟公司打交道,永远都是弱势群体。

说到第二点其实挺遗憾,甚至有点搞笑,职业发展选错了语言。COBOL是一门老掉牙的语言,和Java的技术栈比起来,它的功能性和复杂程度都要差至少一个数量级。你干了10年COBOL,人家干了10年Java,谁的技术水平高,一目了然。这也是做到现在,我技术水平不高的最主要原因。COBOL语言主要应用在银行、证券、保险领域,上一家公司的产品架构里,核心银行系统就是基于COBOL语言来开发,那一整套产品,还是非常牛的。但我发现这套系统里面,涉及到底层框架的缺陷很难修改;模块之间的耦合性有些高到已经无法解耦,想想这沉淀了20多年的代码,继续为它添砖加瓦对自己意义不大,对自己的提升和帮助其实也有限,根本无法实现我的长远目标。

基于这两点考虑,就萌生了退意。机缘巧合之下我回到了以前参与过的商票之家项目,一套基于SpringBoot微服务搭建的系统,这正是我想要的东西。

虽说有Python垫底,对Java代码本身是不怵的。但突然上手一套SpringBoot系统,老实说,看到复杂的那些业务逻辑,心里还是有点慌的。不过这正是我想要的,想要成长,就得不断突破自己内心的舒适区,以后实力强大了,才有选择“躺平”的勇气。

大西洋暖流 wechat
欢迎订阅大西洋暖流